大众网莱芜4月5日讯 据莱芜日报报道,小长假第一天,我市迎来祭扫高峰,既有市民前往陵园扫墓祭拜,也有市民选择在家网上祭扫,通过绿色环保的方式缅怀亲人,寄托哀思。
鲜花一束寄哀思
4月3日上午9时,家住福莱佳园的朱先生一家手捧鲜花,走进莱芜战役纪念馆。朱先生告诉记者,这几年每到清明,他都会用鲜花祭祀亲人,“既能表达我们的感情,也很绿色环保。”
近年来,在大力倡导“文明祭扫、生态安葬”的氛围下,市民逐渐改变了传统烧纸钱、放鞭炮的祭拜方式,改用鲜花祭奠亲人。
当日,记者来到位于市区的几家花店。“菊花卖得很好,几元一枝的价格很容易被顾客接受,50元到80元之间的花束最畅销。”在一家花店里,店主王霞正在忙着插清明扫墓用的花篮样品。
王霞介绍,烧纸钱祭扫,容易产生垃圾,污染空气,存在着一些弊端。相比之下,“鲜花祭扫”更加环保,近几年清明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“鲜花祭扫”。
采访期间,正巧有两位女士到店里订花篮。她们告诉记者,她的大伯是一位参加过革命战争的烈士,几年前他的陵墓迁到了莱芜战役纪念馆,此后每年清明节他们都会带着一束鲜花去祭拜,“少烧些纸钱可以减少空气污染,用鲜花祭拜也能表达心意。”
网络祭扫不减思念
“清扫墓地、送鲜花、点蜡烛、上香、摆供品”……这些原本是在墓地才能进行的祭拜行为,如今在网上都能实现。“你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幸福,我们定当倍加珍惜。革命烈士永垂不朽!”4月4日上午,市民赵伟在莱芜战役纪念馆官网网上祭扫一栏留下了这样一句话。打开莱芜战役纪念馆官网,就能在首页看到“网上祭奠”窗口,点击进入,就能够为烈士或自己的亲人通过送虚拟鲜花等方式进行祭拜。
赵伟告诉记者,网上祭扫倡导的是简约、绿色的祭拜新风尚,不仅能表达哀思,也有利于生态殡葬理念的推广和传播。无论是在墓前祭扫烧香,还是从网上鲜花祭奠,形式虽不一样,但表达的心情是一样的。”
轻点鼠标,就可以在网络上进行献花、点烛、上香、祭酒等高仿真的祭奠活动,古老的传统,在网上用同样的程序平移过来,打破了空间的阻隔、时间的限制,既表达对先烈、已故亲人的哀思,又没有耽误生产、浪费金钱,通过虚拟网络平台,满足了人们的感情寄托,实现了某种形式的永恒。
乡村祭祀烧纸钱的少了
“我们昨天回老家上坟,就带了一些菜、水果,还有一壶酒。”市民李先生每年清明节都要回到老家的山上,给已故的父母上坟。在他看来,山坡上树多,野外祭祀最重要的是要防火保安全。也正因为如此,他和妻子都格外注意,从来不焚烧纸钱。
“前几年,在山坡上烧纸、放鞭炮的村民不少,这两年,感觉少了,毕竟大家的意识都提高了。”李先生告诉记者,春天风干物燥,以前经常听说或者看到因为在山上烧纸祭祀引发的山火事件,教训是惨痛的。
记者了解到,如今,很多村民在上坟时,和李先生一样,带点纸放在坟前表示哀思,“不一定非要烧纸和放鞭炮才能表达哀思。”
|